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中国乡村发展: 分化与重构——华南旅游论坛第五十九讲

2019-11-26 14:35:43 | 点击: | 收藏本文

2019年11月25日下午14:00-16:00,华南旅游论坛第五十讲于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旅游管理学院203室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方远平教授主持,一同出席的还有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刘俊教授。此外,此次论坛吸引了我院及外院众多研究生前来学习交流。


图片6.png

1 论坛现场师生认真听讲


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杨忍老师前来指导交流,杨忍老师现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乡村地理与土地利用研究。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土地学会理事、《热带地理》编委在《Journal of Rural Studies》《Land Use Policy》《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80余篇,科学出版社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州市科技专项研究项目1项和其他项目10余项。


图片7.png

                                   图2 杨忍老师细心讲解


杨忍老师本次分享的主题为中国乡村发展分化与重构,他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讲解。论坛伊始,杨忍老师向大家梳理了国内外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过程,对比了国内外乡村研究热点,可看出乡村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理论视角显现多元化,表现出多学科理论综合发展的趋势。同时,国内乡村地理学研究理论建设和归纳总结相对滞后,理论成略显不足。厘清乡村地理学的脉络有助于指导我们更好的开展后续研究。接着杨忍老师进一步剖析了中国乡村发展及多功能转型过程及机制。他主要介绍了乡村发展转型的时代背景及演化过程,特别强调中国特殊的农本社会背景是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忽略的因素,而乡村不同于城市地区的“独特价值”。随后,杨忍老师以珠三角为案例,向大家讲解了珠三角城乡发展转型中乡村空间分化与重构,他进一步扩展到村域尺度乡村空间转型与重构机制分析,以自己已完成的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研究为基础,鞭辟入里,扩展了大家的研究视角。最后,杨忍老师分享了中国乡村空间分化与重构的研究内容与思考,总结提出了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化与重构研究逻辑,给了听众这样的启示:应融合中西方乡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深度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集成,以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与功能的演化过程、动力与效应为研究主线,建设多维一体化的乡村地理学理论。

精彩的分享结束后,现场师生与杨忍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首先刘俊院长对杨忍老师的分享表达了高度的赞扬,称其向大家展示了宏大的国内外研究框架与系统的理论梳理,使在场所有师生受益匪浅。接着他就自己的理解抛出了两个问题,分别是乡村研究与乡村地理研究有何区别,讨论乡村是否应该在城乡旅游的框架下探讨。杨忍老师回应道国外多使用乡村研究这一术语,另外他充分肯定了刘俊院长的想法并表示可以进一步探讨。随后杨忍老师也针对现场两位同学的困惑进行了细心解答。除此之外,方远平副院长就新型的社会关系和资本下乡也提出了怎么看待不同动力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平衡该现象这一问题,并从整体研究层面补充到,乡村旅游不应仅局限于旅游学科视角,跳出学科边界看待事物的本质并从多学科视角解答复杂问题尤为重要。同时,学习过程中不能脱离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反思,有利于地理学、旅游学等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


图片8.png

    图3 方远平副院长为嘉宾颁发感谢状


论坛尾声,方远平副院长代表我院师生向杨忍老师的分享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为嘉宾颁发了感谢状。伴随着现场热烈的掌声,华南旅游论坛第五十讲圆满结束,全体师生和杨忍老师进行了珍贵的合影留念。


图片9.png

                                      图4 全体大合照



                         撰稿:刘仙宜 张敏怡

                                          图片:张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