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旅游论坛第68期《中国传统人居模式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顺利举行
2023年5月29日,我院特邀长沙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刘沛林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做了以“中国传统人居模式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为题的学术讲座。我院刘俊院长、蔡晓梅副院长、温士贤副教授、周晓芳副教授、钟迪茜博士、郭谌涛老师等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伊始,蔡晓梅副院长致开场辞,热烈欢迎并介绍主讲嘉宾,并强调此次讲座对同学们深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重要意义。
在讲座中,刘沛林教授为大家讲述了他与中国传统人居模式研究结缘的经历,将中国传统人居模式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人与自然共生思想娓娓道来。刘教授提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地和谐”观的具体表达,是关于人类选择环境、适应环境的学问体现,也是关于人类生活环境布局的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和布局、古代建筑群的布局以及四合院的布局设计实践中皆有章可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究竟为何而产生,刘教授认为从生物本能角度是出于自我庇护和环境安全的需要,从人类发展角度是出于适应环境、借力环境的需要。刘教授为大家总结到: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既体现的是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也是一门环境布局的艺术,更是一门传统的中华本土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人地和谐”的环境哲学观,也是打开和解读中国传统城镇景观和建筑景观之门的密匙。
讲座结束后,蔡晓梅教授、周晓芳副教授等师生与刘沛林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刘俊院长做总结发言,表示如何讲好独特的中国文化故事,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角度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讲座为我院师生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和践行“旅游+教育”有重要的启发。随后,全体参与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
主讲嘉宾简介:刘沛林,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传统村镇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主要从事人文地理、旅游地理和数字人文等研究。主持国家科学基金项目9项。发表论著10余部,论文近300篇。《家园的景观与基因》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传统村落数字化传承与保护”成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IST中心十年来“十大代表性成果”。
撰稿:游楠
初审:钟迪茜
复审:蔡晓梅
终审:张建锋